电磁流量计被水泡后(如因进水、浸泡或受潮),需立即采取处理措施,否则可能导致电路短路、电*腐蚀或测量误差。以下是详细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:
1. 紧急处理步骤
(1)立即断电
断开电源和信号线,避免短路进一步损坏电子元件。
(2)拆解干燥
转换器(表头):
拆下转换器外壳,用无水酒精(≥99%)清洗电路板,去除水渍和杂质。
用压缩空气吹干后,置于干燥箱或通风处(50℃以下)烘干24小时以上。
传感器部分:
检查电*和衬里是否进水,若内部积水,需拆开排放并用热风枪低温吹干(避免高温损坏衬里)。
(3)检查密封性
更换所有O型密封圈和防水胶垫(水泡后易老化)。
重点检查:
电缆接口(使用防水接头或硅胶密封)。
表头与传感器连接处(涂抹防水胶如704硅橡胶)。
2. 功能测试与校准
(1)初步通电测试
在完全干燥后,先通低压电(如24V DC)测试显示是否正常,避免直接接入高压烧毁电路。
观察是否有报警(如“电*开路”“励磁故障”)。
(2)电*检测
万用表测量电*电阻:
正常值:两电*间电阻<50kΩ(空管时>100kΩ说明电*损坏或未接触液体)。
若电阻异常,可能电*腐蚀或接线端子氧化,需更换电*。
(3)零点校准
排空管道,确保满管状态为“空管”,进行零点校准(参照厂家手册操作)。
若零点漂移严重,可能需返厂维修。
3. 预防措施
(1)防水设计优化
选择防护等级≥IP67的电磁流量计(短期浸泡不影响)。
户外安装时加装防护箱或防雨罩。
(2)定期维护
每季度检查电缆接口、密封圈是否老化。
在潮湿环境中,可定期用防潮剂(如硅胶包)保持仪表干燥。
4. 损坏严重时的处理
若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更换或返厂维修:
电路板严重腐蚀(如铜绿蔓延)。
衬里起泡、脱落(水泡后衬里与金属管分离)。
电*绝缘失效(测量值持续异常)。
总结
步骤:断电拆解
操作要点:防止短路扩大故障
步骤:清洗干燥
操作要点:无水酒精+低温烘干,重点处理电路板和电*
步骤:密封性修复
操作要点:更换密封圈,加强电缆防水
步骤:功能测试
操作要点:先低压通电,校准零点,检查电*电阻
步骤:长期防护
操作要点:选IP67以上防护等级,定期维护密封性
及时处理可挽救大部分水泡损坏的流量计,但若核心部件(如励磁线圈)受损,需专业维修或更换。